首页 -> 技术 -> 病虫防控
2015-02-28 21:56:48 来源:中国农业技术网 作者: 【 】 浏览:2095次 评论:0
 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、煤纹病、枯叶病、叶斑病等,是世界各玉米产区分布较广、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。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、华北春玉米和南方海拔高、气温较低的山区。
【玉米大斑病症状】

玉米大斑病为害叶片症状
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,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。下部叶片先发病,在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,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,形成边缘暗褐色、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,一般长5—10cm,宽1.0—1.5cm,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,后期病斑常纵裂。严重时病斑融合,叶片变褐枯死。
【病原与发生规律】
Exserohilum turcicum称玉米大斑凸脐蠕孢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病原以休眠菌丝体或以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越冬,成为第2年的主要初侵染来源。玉米生长季节,越冬菌源产生孢子,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,适宜温、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。感病品种上,病原侵入后迅速扩展,约经14 天,即可引起局部萎蔫,组织坏死,进而形成枯死病斑。潮湿的气候条件下,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随气流传播,进行多次再侵染,造成病害流行。温度20—25 ℃、相对湿度90 %以上利于病害发展。从拔节到出穗期间,若降雨集中,田间湿度大,再加上气温适宜,可造成病害流行。在北方玉米产区,6—7 月降雨量大,雨日较多,加之8 月份雨量适中,病情发展严重。玉米孕穗、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。连作地、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田间密度高、郁闭、通风不良的田块,发病重。
【防治方法】
选用抗病品种,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。玉米秸秆不要堆放田头,提倡高温堆肥,并进行深翻冬灌,减少初侵染源。轮作倒茬,避免重茬,减少病原在田间积累。适当早播,培育壮苗,注意肥水管理,施足基肥,增施磷钾肥,增强植株抗病能力。早期摘除下部病叶,也可减轻发病。
玉米收获以后,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,消灭侵染来源。实行轮作,秋季深翻土壤,深翻病残株,消灭菌源;作燃料用的玉米秸秆,开春后及早处理完,并可兼治玉米螟;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,秸秆肥最好不要在玉米地施用。
在玉米苗期,该病开始发生为害。病害发生前期,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,可喷施下列药剂:8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—200 g/亩;45 %代森铵水剂70—100ml/亩;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—250g/亩;70%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—170g/亩;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—1509/亩+8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—200 g/亩;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—90g/亩+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—250g/亩;对水40—50kg。
在玉米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。注意田间调查,在抽雄前后,当田间病株率达30%以上,病叶率达20%时,开始喷药防治。可用下列药剂: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40—80岁亩;25%异菌脉悬浮剂120—200ml/亩;50%噻菌灵悬浮剂25—55ml/亩;40%敌瘟磷乳油50—75ml/亩;12.5%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6—329/亩;25%丙环唑乳油30—40ml/亩;25%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—70g/亩;25%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50—80g/亩;25%咪鲜胺乳油60—100ml/亩;6%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30—50g/亩,对水40—50kg喷施,间隔10天喷1次,连喷2—3次。
责任编辑:lzsnjzxTags:
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
农作物病虫情报第15期

中越联合举行2023年 中越联合举行2023年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来源..

唐仁健会见巴新农业 唐仁健会见巴新农业部部长坦布阿、渔业和海洋资源部部长杰..

  1. 农作物病虫情报第15期
  2. 中越联合举行2023年北部湾渔业资源
  3. 唐仁健会见巴新农业部部长坦布阿、渔
  4. 2023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在京召开
  5. 2023年南方早稻集中育秧技术意见
  6. 关于发布2023年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主
  7. 湛江市农作物病虫情报-稻瘟病病菌小种
  8. 农业气象周报:下周强冷空气来粤,需
  9. 雷州市农业推广中心工作简报
  10. 农作物病虫情报-第十三期